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,老師明明是主修雙簧管的,為什麼同時還可以教鋼琴、樂理聽寫?

我們在國小音樂班體系裡幾乎都是以鋼琴考入再選第二專長(副修),以前ㄧ開始我的主修是鋼琴,後來到高中才轉主修雙簧管,考入音樂班、音樂系、音樂研究所(演奏組)。

我想說的是,以前我不懂為什麼音樂班要考樂理、聽寫、音樂史,後來我發現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,且息息相關。

因為每個時期的音樂背景不同,所演奏出來的音樂也會不一樣。以雙簧管來說,巴洛克時期、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的詮釋風格是完全不同的,它們的點舌、音樂性也與那時候的音樂歷史背景有關。

      

而鋼琴也是,例如教學生彈巴哈的作品時,我通常會建議學生先看ㄧ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歷史,再來談詮釋。也會直接請他們做版本比較,現在網路很發達,您可以上 YouTube 看看每個演奏家所演奏的相同曲目。沒有對與錯,只有不同的詮釋法。

而初級學興趣的小學生,通常我就會請他們彈琴時邊彈邊唱出音,順便訓練音感以及「知道自己在彈什麼」。很多初級學生會以為譜上的數字就是音符,但其實不是,那只是指法。所以我會一邊請學生彈奏,也會隨時抽問他們這是什麼音?

當然如果是學興趣的大人,要他們邊彈邊唱,實在很尷尬,所以多半我會講解,或隨時抽問音。

在我的初級、中級鋼琴課裡我都會不只教彈奏,也會在鋼琴課裡利用曲目講到基本的樂理,或是音樂家那時期的背景,也會帶入ㄧ點音感訓練。

我發現坊間有很多學生,他們只會彈,彈的技巧非常好,但是音感極差,連你彈奏單音,他們也不見得聽的出來,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情況是可以改善的。

我個人認為彈奏或吹奏音樂,都必須「聽、彈、看、唱」同時進行。您要知道自己在彈什麼、要懂得欣賞別人在彈什麼、看譜的重要性、以及在心裡哼出音高,更進階的主題才是曲子的音樂性。

對於音樂班音樂系的考生,和已經在音樂班裡的學生,我會使用完全不同的教法。通常他們都很討厭或排斥樂理聽寫,ㄧ方面可能沒有獲得成就感,一方面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,所以我會克服他們的恐懼,引起他們的興趣,努力爲我和學生ㄧ起立下的目標打拚。

很開心目前在我這裡爲了要考試的學生,到目前為止每一位都有進步,都考上好的學校。

所以學生們,我們一起繼續加油唷!